
银杏伐了,去看远山
一卷书,一杯茶,一个阳光的午后,这样的时候于我是奢侈的享受,从身体到内心的舒展和惬意,阳光肆无忌惮,分毫不吝地洒在身上,酷寒的冬天里有春意荡漾,闭上眼深深嗅吸着阳光温暖的味道,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的简单。
读书,看文大都是随心,随意,随性且时不时随手乱翻,有些书买了来很久都不去掀开扉页,内心深处似乎有一种潜在的胆怯和惶恐,总是害怕自己的肤浅无知轻易惊扰了书中文字的静谧与和谐,仔细想来这样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源于自己对文字的一种无比敬畏和膜拜的心理,自己在空闲的时候偶尔也会假模假样地记录一些心情,留下一些记忆,先前所想到最后所写往往面目全非,词不达意。
有缘幸得梁京生的《半步天涯》一书,在有微风,有阳光的冬日午后,在露台的摇椅里,在人未央的寂静的夜晚,用手和心轻轻触摸这书,走进文字,试图走近作者。初初吸引我的是这个书名,翻开书,题为“银杏伐了,去看远山”的序赫然在目,记得一看到这样一个序题的时候,自己就迫不及待地给朋友发了条短信一起分享了这句话,当时就有写下一些字的冲动,但千头万绪无以下笔,心里有话想说,却又不知从哪里说起,于是暂时搁置起来。很认真地将文章的序读了又读,这是作者的女儿为已故作家梁京生的《半步天涯》所写的序,在文章的序里细细体会着亦师亦友的父女深情,梁抗抗用和父亲同样温厚的文字来追思缅怀她可敬,可亲,可爱的父亲。作者生前用自己的睿智,豁达,感性和温情时刻影响着他的女儿,永远留下了一个精神远行者跋涉的足迹。作者在书里谈对生活的感悟,谈对艺术的追求,似朋友倾谈,如兄弟促膝,书里没有生晦的语言,只有娓娓道来的淋漓。我武断地认为作者女儿视自己的父亲为银杏,为远山,银杏虽然伐了,远山还在深情地呼唤着她。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枝繁叶茂美丽的银杏树,也都有一座植被葱茏的坚山在心头巍巍伫立,当梦幻和理想一次一次破裂,当我们的希望渐渐接近圆满,突然之间发现所有的希望都像色彩鲜艳的肥皂泡一吹就破的时候,当我们心中那棵美丽的银杏被连根拔除的时候,一定还要坚定地相信,在远处还有一座丰茂的山在等着我们
半步,跨越之后,或许是天地无限宽,也可能坠入万丈深渊,在短短的一生里我们也许要跨越无数个举步维艰的“半步”。
“半步之小,仅可存身;半步之大,包容天下。成于半步,毁于半步,一切都在半步之中”,借用《半步天涯》里的一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