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片时代,你拥有名片了吗?
闲时无事,整理书橱,竟整理出来三十多张名片。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敢情在小城我拥有这么好的人际关系?开门七件事,吃穿用行,呼朋引伴,不用出门,似乎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一切。沾沾自喜之余,我决定在不远的将来也为自己印制一沓精美的名片,恰当的时候给别人递上一张,身份的象征,多为自己脸上贴金啊。
可是该怎么设计?该怎么称呼?本人一不是名人,二不是老板,亦非成功人士。但现在是强调个性的时代!还是参考一下别人的创意,激发自己的灵感,搞个非常个性的凡人名片吧!
说干就干,开始参阅翻看这些积攒了几年的名片。
这是一张出租车司机的名片,图案简洁明了,一条绿树掩映的大路上,一辆红色的捷达车侧身行驶着,白色的背景,使红色的车子格外醒目。上边用黑色的烫金楷体字写着公司的名字;中间是司机师傅的名字,用了漂亮的行书;下边用了小一号的黑字写出车号和师傅的手机号;可惜背面没有有效利用。这张名片好像是三年前乘坐出租下乡时,回来后师傅特意送给的。至今我还记得师傅递给我名片时恭恭敬敬的模样。接到名片时我也有一丝感动。不仅有尊重在里边,万一用车的时候,随叫随到,更是一种便利的优先服务。
突然想起明天还有一个下乡任务要用车,就马上按照名片的号码拨打过去。电话倒是通了,我刚喊了一声“师傅”,对方马上不客气地打断我的话:喂,我不是什么师傅!我既没做过菜,又没开过车,这是我新买的号码,你找错人了!兜头一顿抢白之后,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三年了,风水轮流转。敢情这个师傅发了大财,卖掉了出租车,从此改行闯荡江湖。罢罢罢!名片留之何用?飞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箱。躺一边去!
再拿出一张来看。这是一张高中同学的,后来考上省内某师范学院。现在就业于省城某公司。记得是在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上,该同学给每人分发的。我们都认认真真接过来保存了。细看名片的内容,却让我重新吃惊了一下:这是一个跨国公司的经理名片。地址、电话、传真、邮编、E-mail,一应俱全,所能提供的服务业务不下十项。看来这位同学混得不错。可是有一次他却给我打电话,声称能搞到大专院校的入学指标,多多益善,只要有钱交,路子宽得很。人家现在几乎可以归入成功人士的行列,我拿什么和人家相比呢?无法参考。
又抽出一张“上档次”的名片。这是去年在我市新出现的一个发型设计店,据说是连锁店。名字非常漂亮,叫“花样年华”。经营规则是:只要女士在此店购买价值二百元(最低消费)的发饰品,可发放一张贵宾卡(名片),即可享受无限期的免费盘发,注意:是无限期的啊!因此吸引了大批的爱美女士,一时间上门送钱者争先恐后。我也是其中的跟风者之一,当然没少给此店送钱,因为成了它的会员后,头发在店员的巧手打理的同时,店员的嘴巴会让你继续出血。结果,春节过后,店门关闭,老板去向不明。在家看着高价购得的发夹也无可奈何,我们这些爱美的女士只得又过起了不加修饰的“灰头灰脸”的生活,当时就是有这种感觉。现在我居然还保存着这张“过期”的名片。蒙人的名片,见鬼去吧!
再看,专业瘦身的名片竟然有三张。多是我正走在街上时,被热情派发的。唉!只恨没有生在唐朝。想当年的杨玉环肥美如花王牡丹,该是当时的国标美吧?可惜现在丰衣足食之后,都把苗条作为美的标准。害的我们这些胖人又是节食又是运动,最后面有菜色才算满意。此种名片上,大都印着苗条靓丽的女孩子,并隆重承诺一个月内减肥多少斤,无效退款等。让我们这些青春正逝的女人眼馋,恨不得马上、立刻去掉腰部的赘肉,恢复苗条的身材,抓住青春的尾巴。
下一张是一位文学界的老师送给的。文学成就咱不敢贸然评论。只是觉得自己给自己封的头衔太多,数一数竟然有七个,而且动辄冠以“中国”二字。口气稍显吓人。这样的名片敢参考、模仿吗?先吓坏了自己,后笑倒别人。
翻看一张又一张,猛然想起工作证,那不正是自己的名片吗?上面有单位名称、自己的名字、自己的照片,简洁清晰,一目了然。多好的名片啊。原本就是一个撑不着饿不死的小虾米公务员,做什么跳龙门的春秋大梦。搞出一个再花哨的名片有什么用处呢?
当然,这种想法只是个人观点,说出来也不会影响别人的情绪吧!要不,怎么叫个性时代。
女士们,先生们,快快行动起来,趁早给自己设计制作一张充满个性的名片。不然,一不小心你成名或成功了,总不能送上自己的身份证,和别人结识,让别人对你“验明正身”?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