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相守那份爱
作业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题记
娅娅是一位美丽、性感的女人,还是一位真正的“白富美”。她那精致的妆容,勾人心魂的身材,曾令不少男人为之倾倒、疯狂。令人不解的是,她偏偏看中了一位正在上大学的“穷书生”。
娅娅的天生丽质也曾在他的生命中绽放如花。她的笑容既让他着迷,也让他感到温暖,他们曾有一段如痴如醉的爱恋,虽然短暂却很热烈。谁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们终归没能走到一起。大学毕业后,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回到南方,在一个乡村小镇上当了一名老师。她为了父亲的遗言,还是留在大都市经营她的生意。从此天各一方,虽然两情依旧在,也只能朝朝暮暮。
无尽的相思,等待,几乎耗去了娅娅十年的岁月。她从豆蔻年华一直等到而立之年,过去了年轻时的浪漫,消解了青春时的冲动,也淡然了昔日的激情。
秋去秋来,岁月如昙花般转眼消失,那段隐藏在娅娅心底里的往事,犹如苦苦等待超生婴儿一般,时刻在她的思绪里纠结、缠绵。
十年前,父亲病故,娅娅接替了父亲的公司。当时她高中刚毕业,还不到二十岁。父亲临死时谆谆告诫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将公司办下去。这是她父亲一生的心血。她除了打理好生意,闲暇时,也去一家酒吧坐坐。时间一长,一个人的身影就出现在她的眼帘。他每周星期六晚上,都会在台上演奏吹箫,他的年龄与她相仿。他每次在台上很卖力气,也很认真,往往是吹奏完一曲,台下观众纷纷要求他再吹一首,又特别是宋朝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那首词,在他的箫声中婉转、凄美。听着听着,让她觉得自己的眼眶就变得潮湿了。吹箫,她以前只在小说和电视中听过,真正亲耳听见,她还是第一次。在现实快节奏生活中,往往听完他吹奏一曲,她感觉也是一种解脱。
慢慢地,娅娅迷上了他的箫声,每周六晚上,她都会去酒吧。有时,她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想请他喝杯酒,可一想,自己只是一个听众,恐怕太唐突,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一个星期六晚上,她听完他的演奏,就开车准备回家,路过公交车站,恰好看见那位吹箫的小伙子在等车,她将车停在他面前,告诉他,她送他回家。他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不认识她。她笑着对他说:她喜欢听他吹箫,也是他的粉丝,还对他说:这么晚是很难等到公交车。他才上了她的车,并告诉她到师范大学。在途中她问他:一边上大学,一边挣钱,辛苦吧!他说:为了送他上大学,母亲劳累过度一直躺在床上。唯一的一个妹妹也辍学在家。他想一边上学,一边挣钱也是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她又问他:你父亲呢?他沉默了半天,才告诉她:在他上小学时,父亲就因病离开了他。听完他的话,她觉得自己与他有点同病相怜,不过,自己现在已经自立了,而他还在逆境中拼搏。她对他不但多了一份同情,也多了一份怜惜。
随后的日子,他的影子总是出现在她眼前,还时常搅得她心绪不安,她私下责怪自己“花痴”,人家还是一名在校学生,何况他们之间,也仅仅是一面之交。然而感情是自私的,也是难以控制的。她想念他于每分每秒,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滋味。一到星期六,她就会早早守候在酒吧,等待他的出现。然后,她又开车送他回学校。
这期间,她请过他吃饭,还想送他一笔钱,减轻他的经济压力,他都一一谢绝了。他告诉她,他不想变得懒惰,也不想依赖别人,只想通过自己奋斗挣钱,他的心才踏实,她真拿他没办法,却很佩服他,她喜欢他的那种骨气,要是换了别的男人,恐怕就没有他这种思想。
有一天,他告诉她:酒吧老板给他发了一笔奖金,想请她吃饭,她欣然同意了。两人在一个小餐馆要了几个小菜,还喝了几杯酒,两人都不甚酒力,都喝醉了,他俩在一家宾馆开了一间房,一番柔情蜜意后,他竟躺在她怀里哭了,让她不知所措。原来他觉得自己还是学生,这样做,学校是否会开除他。她搂住他说:不会,我只记在心里,决不告诉任何人。她想等他大学毕业后,就叫他到自己公司上班,然后两人正式结婚,只是她想在心里,没有告诉他。
等到他毕业时,他告诉她,他决定回故乡当老师,因为他曾许诺言,为了母亲和妹妹。她告诉他:父亲临死时,叫她不能丢下公司,这也是父亲最后对她的要求。
在爱情的路上,也许他们都是匆匆过客,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她只想守住自己那份爱。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