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观无忧愈百年
在广西博白县城东路农机小学旁边的居民小区,居住着一位已经是103岁的归国女华侨。她,就是记者今天要前去看望和采访的百岁老人林友花。
古人曰:“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不,再过几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了。在我国民间,重阳节又被人们叫做“老人节”。在2011年重阳节到来之际,博白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的民警就像往年一样,于9月29日中午登门看望了其辖区内年龄最大的百岁老人林友花,并为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记者闻讯之后,就特地赶了过去,并抽空采访了林友花及其家人。
今年已是103岁的林友花,祖籍广东湛江市赤坎镇,1908年出生于被人们美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勿里洞槟港岛。邦加勿里洞是印尼的一个省,由邦加岛和勿里洞岛组成,与南苏门答腊省隔海相望,这里华人人文环境浓厚,在全省人口中华人占了四分之一,华人文化长期以来影响深远,因为这个产锡和胡椒名省,过去是由万千华人锡工用血泪建设发展起来的。早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林友花的父母亲就已经来到这里,从事橡胶开发等业务了。1926年,林友花已经18岁,经人介绍,她与蔡亚德喜结连理。结婚之后,林友花一共生育了7个小孩,三个儿子,四个女儿。1960年8月,林友花跟随丈夫蔡亚德响应祖国的号召,带着除了大儿子蔡石坤之外的6个小孩从广东湛江上岸,回到了祖国。因蔡亚德懂得修理农机设备,所以被有关部门安排到博白县农机工作,林友花因此也来到博白县定居,一住就是60多年。
近年来,博白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辖区内还有一位年纪这么大的百岁老人,而且是一位归国的爱国华侨,于是平时对林友花就格外关注,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记得前去慰问一下,一来了解一下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二来看看老人需要什么帮助。9月29日中午,记者跟随该所民警来到了博白县城东路农机小学旁边的林友花的家里,看到林友花的脸上虽然布满了犹如沟壑一般纵横的皱纹,但双眼充满神采,腰不躬,背不驼,精神矍铄。
记者凝神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林友花身高大约为1·55米,体重大约为40多公斤,一头银发纹丝不乱,清瘦的脸颊还泛着红晕,让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乐观的老人。林友花的耳朵有点背,但当她知道了记者的来意后,就满面笑容地示意记者坐在她的身边。也许是早期都在印尼生活,林友花不识汉字,也不太会说汉语,仅会简单的客家话,在其孙女蔡锦秋的帮助下,记者还是能顺利地与她进行交流。每当记者询问她及其家人的时候,她都是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由于耳朵有些背了,她总是用客家话嘟囔:“真烦人,什么都听不见!”神情看上去似乎有点发恼,实际上开心得不得了。林友花说话时总是笑呵呵的,爬满皱纹的脸上时常绽放着孩童般的灿烂笑容,不仅显得特别可爱,而且令人备感亲切。
林友花现在跟随其小儿子蔡坤合一起生活,一生中从未生过大病,很少打针吃药,每天喜欢吃其自己做的印尼千层糕和油炸鱼片和油炸虾片,而且喜欢吃味道比较特别的榴莲和木菠萝。也许是因为印尼盛产咖啡,那里喝咖啡很普遍,就如同中国人喜欢喝茶一样,林友花对咖啡也情有独钟,每天都要喝上几杯浓香的咖啡。早餐时,林友花一般是一边喝咖啡,一边吃印尼千层糕,或者吃油炸鱼片和油炸虾片。如果那天不喝咖啡,她就会睡不着觉,甚至会耍耍小孩脾气。林友花的儿媳王小惠告诉记者,有一次,家里的咖啡没有了,她因工作忙,一下忘记买了,晚上就没给老人喝上咖啡,老人嘴上没说什么,却是一脸的不乐意,她就叫自己的老公想尽办法才哄得老人开心起来。
尽管,林友花今年已是103岁的高龄,但她一点也不服老,自己的事情基本上不允许别人插手,每天洗脸、上厕所、叠被子、到餐厅吃饭,老人都不愿意让家人来帮忙。早几年,她还会拄着拐杖到附近的集贸市场上走一遭,买些菜呀果呀之类的东西回家,手里能拿一两公斤重的物品。在吃午饭和晚饭的时候,林友花都与家人一起吃同样的饭菜,不挑食,也不用另外为她单独炖煮一些适合老人家吃的粥呀面呀粉呀之类的食物。“妈妈爱干净,穿脏的衣服都是自己洗,不让我们帮忙。”王小惠告诉记者,林友花的身子骨现在还算硬朗,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活了这么大岁数,她连感冒都没得过几次。蔡锦秋也告诉记者,有一次,她看到奶奶倚着墙从卧室往卫生间走去,就赶忙上前搀扶,可奶奶却把她推开:“别扶我,我自己走得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00岁的时候,也就是2009年深秋时节,林友花还跟随女儿蔡永庚和孙女蔡锦秋等人一起乘坐飞机前往印度尼西亚,看望她的大儿子蔡石坤。当时,由于航空部门对80岁以上的老人乘坐飞机有一定的限制,林友花就专门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证明自己身体毫无问题,并叫其女儿蔡永庚和孙女蔡锦秋出面担保,并写好保证书,终于如愿以偿地飞往印度尼西亚,到自己的故地重游一番,并见到了刚到耄耋之年的大儿子蔡石坤及其家人,全家老老少少几十号人,四代齐全,欢聚一堂,乐不思蜀。
林友花心胸豁达,乐观无忧,不会动不动就生气,凡事都看得比较开,不会太计较个人的得失,王小惠说,老人就经常教育她“吃亏人常在,贪便宜死得快”。“我奶奶之所以这么长寿,我看呀,主要是她老人家脾气比较好,能吃能睡。”蔡锦秋也抢着告诉记者,奶奶一般晚上9点钟睡觉,次日早上7点左右才起床,有时也会睡到9点钟、10点钟,然后吃早饭、看电视、听音乐,吃过午饭后再小睡一会。睡醒了就出门口走走,听别人聊聊天,交流一下日常琐事。如果碰到熟人,也会打上一阵桥牌。奶奶尤其喜欢听其大儿子叫人带回来的印尼音乐,常常是一边听,一边自己偷偷笑。蔡锦秋还向记者介绍说,奶奶遇事看得开,有时爸爸和妈妈拌嘴、闹矛盾,她看见了就当没看见一样。如今的奶奶,除了耳朵有点背之外,身体没什么毛病,每天吃得香、睡得好,还经常拄着拐杖出门晒太阳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