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生日

奶奶的生日

狂攘散文2025-04-15 18:07:07
看见网站征文启事的这天正好是奶奶八十寿诞,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我也是忙里偷闲上网一观,书房外仍旧笑笑嚷嚷,不用看就知道,一定又是奶奶边笑边擦眼泪讲述自己这辈子的苦尽甘来,感慨自己所经历翻天覆地的巨变。奶

看见网站征文启事的这天正好是奶奶八十寿诞,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我也是忙里偷闲上网一观,书房外仍旧笑笑嚷嚷,不用看就知道,一定又是奶奶边笑边擦眼泪讲述自己这辈子的苦尽甘来,感慨自己所经历翻天覆地的巨变。
奶奶生于一九二九年,她从没记起过父母曾告诉她具体哪天是自己出生的日子,只是记得饥寒交迫使她十多个兄弟姐妹仅存半数,漫长的战争又使长兄永远失去音信,食不果腹还要东躲西藏,不知道惊弓之鸟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终于在自己二十岁这年迎来解放的喜讯。
新中国,新气象,新生活。奶奶和爷爷组建了家庭,至今奶奶还记得,在公社领结婚证那天公社的人说要登记双方准确的出生日期,奶奶正为难呢,公社的人说“没事,不就是不知道自己出生的月份和日子吗,那年月有几个大人记得孩子的生辰呢,要不这样,今天就是个好日子,以后你就把这天当生日过吧。”那天是农历七月初九,从此奶奶就有了自己的生日,她渴望着全新的生活。
自己当家作主的新生活的确爽快,哪怕每天起早贪黑地辛苦劳作都觉得心里是安宁的高兴的,可是日子却并没有发生彻底的改观,家里唯一的灶具是口铁锅,是只能烧水用的,集体给分的粮食柜子也总是空的,就这样高兴而迷惑地过了好几年,突然有一天听生产队的干部说要打破大锅饭,还要把集体的土地分给各户自己耕种,更高兴更迷惑了,很快,轰轰烈烈的土地到户运动就真的开始了,平生第一次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奶奶早上起得更早了、收工更晚了,没过多久就养了几只鸡和一头小猪,家里一天天充实了起来。那年秋天,家里的粮食柜子第一次装满了;那年春节,桌子上终于有酒有肉了。生活就一个字,忙。高兴地忙碌。
吃的不愁了,心踏实了,可日子过得还是紧紧巴巴,省下每一颗鸡蛋只为换取每顿必须的食盐,把每件衣服用米汤浆洗的硬邦邦的只为能多穿几年……渐渐地,集市的二道贩子越来越多了,街边几条板凳和竹笆支起得小卖摊悄无声息地改成简易木板房了,爷爷说国家改革开放了,正在扫盲班里学习写名字的奶奶不理解什么叫改革开放,可还是听爷爷的安排养了好几头猪、上百只鸡,每天提着成筐的鸡蛋大大方方地去集市上卖钱,还支持爷爷服从政府的工作决定去负责开办贸易货栈,货栈的规模不亚于当时的供销社,地处集市中心的货栈带动起一方日益热闹的新景观,尤其是到了赶集的日子更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候拿着爷爷给的两毛钱从人群和摊点中挤过去买香脆可口油炸麻花、买用瓷缸计量的大枣、买五颜六色的头花和皮筋。生活依旧很忙,忙的打心眼里高兴。
日子一年年地好起来了,许多人都说我家是万元户,奶奶每次都说:“啥呀,哪儿有那么多钱,吃穿不愁就是了。”没过多长时间我家就盖新房了,是一溜四间的砖瓦房,亮晶晶的玻璃窗比土墙石板房那塑料纸蒙的窗子漂亮多了,奶奶可高兴了,记忆里那年爷爷给奶奶过了第一个生日,买了肉请了客,我也平生第一次喝了饮料,健力宝的冲劲呛得直打嗝。
奶奶一天天老了,白发日增,可是看着家里又接连几次建新房奶奶别提多高兴了,生日也由几年过一次渐渐变成年年过了,参加生日的人从只有我们一家人增加到奶奶的侄子外甥以致孙子辈的,餐桌一年比一年丰盛,妈妈给奶奶买的生日衣服更是一次比一次颜色亮丽款式新颖,今年恰逢奶奶八十寿诞,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奶奶坐在酒店大厅的正位一一接受来宾的祝福,随着生日歌的唱响,酒店服务员端着生日蛋糕和长寿面款款走出,在奶奶惊喜的笑容还没散开的时候专业的摄影师已经选好了角度,突然我五岁的女儿雀跃地跑到奶奶身边搂抱着抢起镜头来了,奶奶又说起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福分好啊,旧社会过得那叫啥日子,没吃没穿的,大人尽操心一家人别饿死冻死了,累的连自己孩子的生日都记不住,就我这生日还是解放后政府给定的,唉,好啊,好时候都让我赶上了,就连做梦都没想到我还能看到重孙女,这小蛋蛋跟我可亲了,我可得再多活几年看着她长大。”闪光频频记录一老一小的鹤发、童颜。爸爸很享受地看着她们亲昵,他该不是在思量自己的八十大寿该怎么过吧,还早着呢,不过我想那一定是另一番日新月异。
客人一个个走了,静坐电脑前回想奶奶讲述的的风风雨雨、峰回路转,不觉间草成对联一副:旧社会苦难二十年不堪回首,新中国幸福六十载苦尽甘来;横批:四世同堂贺八十华诞。祝福奶奶,祝福祖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