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酒: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有人说,男人离不开酒,酒能展现男人的洒脱。
喝了这么多年的酒,总觉得酒有说不清的情愫在里面,许多年里对于酒的意义我总是想研究,但是百思不得其解。而古人对于酒的解释似乎比我们更好一点:李白的《将进酒》,那气势磅礴的词语让我们感到一股豪放的力量;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让人体会到一代枭雄壮志未酬时的迷茫;象久逢知己千杯少这样代代相传的佳句,让人更能感觉到酒的妙用。
现在生活好了,与古人的喝酒方法自是不同,少了豪放多了应酬,但是酒是少喝不了的,有人结婚了、生儿育女了,要随份子;考学了、升迁了、即使评上了先进都是要表示祝贺的;于是酒成了代表心情的东西。高兴了去喝酒,为了庆贺,失意了要去喝酒,为了解愁。即使买彩票中了五元的奖,为了祝贺好运气,也要去喝酒,手头有钱了要去喝酒,没钱了要“攒穷”,还是要喝酒,大家在酒桌之上开怀畅饮,一团和气,增进了友谊,联络了感情,提高了生活质量,真是其乐融融。
一直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一种版本,是说饮酒过程的。开始饮酒是“亲言漫语”;几杯过后,就“花言巧语”;接着是“胡言烂语”;喝到一定程度就“豪言壮语”,最高境界是“不言不语”虽然是戏谑之言,但也很精辟。
我与酒结缘是在1980年,当时在农村大队当大队长,那年春天公社来领导检查工作,被逼无奈喝了有一瓶多当地酒坊酿制的60度白酒,那天来检查的五个人都喝多了,我怎样将他们送走的就不记得了,反正送走他们以后我一阵狂吐后,在大队一直睡到后半夜才醒。
在农村大队五年,在乡政府年又工作了七年,再后来进城后负责过接待,加上后来又经常下乡或者与上级来人接触等等,酒场的应酬不知道发生过多少回,也不知道醉了多少回。于是我很羡慕大酒量的人,对于他们的崇拜,可以像意大利人对于时装的追求,美国人对于钱的渴望,看着他们在喝酒之后的高谈阔论,那种久经沙场的豪爽作风,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添一添,感情铁喝出血”,我都能够读出一种快乐。但是我更钦佩那些不喝酒的人,如果能在酒桌之上坚持立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们就能够顶住各种各样的游说,一滴不沾,一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真是让人好生羡慕。
记得87年电影《红高粱》播出的时候,只记得一个画面:一群粗犷的西北汉子,聚集在一间屋子里,每个人脸上都一片悲壮肃穆。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摆着一溜的大碗,有人端起一旁的大酒坛,哗啦啦地给每个碗倒满了高粱酒,泼洒得到处都是。然后每个人把手指咬破,滴上几滴血到碗里,再端起碗一饮而尽!随后镜头切换到大片的高粱地,歌声响起:“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从那以后一直觉得:只要是男人,就应该豪饮。即使喝醉也不能报赖!依仗当时年轻力壮,又是几年的逞能。
过犹不及,万事不可过头,当初我们喝酒的几大亡命徒和身边的同事先后喝废了,还有的已经故去了。自己也身体不好,和同事们调侃说我这些年是“两袖清风,一肚子酒精”了,所以多次下决心戒酒。虽然说服了自己,可是经不住别人的劝说,抑或更是经不住“酒精”的诱惑,但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时间久了我就有了自己的办法,不行就躲吧。经常被人家说不够朋友没气魄等,为了身体,说去吧,我认了。
真是搞不懂,酒到底是什么?酒是一种快乐的开始还是一种痛苦的延伸?有钱人喝,没钱的人也喝,虽然有瓶装的、散装的,高中低档的,但结果是一样的,都是用酒洗胃,最后吐了了事,于是我真想一醉方休,醉了,也就不会想知道酒的意义了,或者世上没有了酒,那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把老写了这样一段心情:“昨晚儿子来家,提了一箱老酒,对我下命令说:明天起不准喝白酒了,就喝老酒,一定要烫热了再喝!”有知识的人讲究的是饮酒与健康。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明白,健康就是生命,只要有了生命,才有本钱去寻找你的希望。虽然人生离不开酒,那就不妨尝试一下这种意境:天慢慢地黑下来了,天空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几位知己、至亲,小聚一桌,吃着各类自己喜欢吃的菜蔬,喝着自己喜欢喝的随便一种什么饮品:甜甜的,涩涩的,香香的。大家随意而饮,随意而吃,随意而谈:谈文学,讲历史,说时事,发牢骚;偶而,不知哪位“高手”还会来一个超幽默的“段子”;喝到高兴处,还会有人站起来放开喉咙高歌一曲……大家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了工作的劳累,没有了人际交往的疲惫,没有了来自社会各方面涌来的紧张感。随意而想,想想“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的趣味,想想阅读时的会意一笑。不知不觉之中,意味与雪花同时厚积;渐渐温饱之余,幸福之感横生。最后,大家互道珍重,摇手告别,各自怀着一份美好的遐想,回到家里,进入甜美的梦乡……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