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孤寡老人与60个村民的故事
2008年3月3日,湘北渭洞山区延寿村丁家冲的孤寡老人徐桂子,走完了83年的人生历程,被村民们热热闹闹地安葬。从大年初一重病到去世安葬,整整26天,家里“亲人”不断,温暖如春。她一生没有子女,但丁家冲56个本组村民都说是她的子女,更奇特的是4个城里来的“编外村民”一直对她侍奉若亲,为她披麻带孝……
一、26天与(564)人。
丁家冲村民小组有12户,共56人。但有4个城里人都说他们也是丁家冲人,他们是退休干部、原岳阳市委后勤处长张正南和她的妻子电信局高级话务员刘菊芳,市邮政局干部罗标和他的母亲罗金元。这都是因为一个叫徐桂子的孤寡老人。
徐桂子今年83岁,无子无女,老伴丁玉会去世了17年。17年的孤寡人生,她一点都不感觉到寂寞与无助,吃的、穿的、用的啥也不缺,乡情、人情、党情一直温暖着她。
今年大年三十,徐桂子在丁仲久家看电视嗑瓜子闲聊,坐到两点多才回去睡觉。初一清早,丁仲久的妻子丁美如去叫她一起“过早”,却发现徐桂子拿着一条裤子坐在门槛上爬不起来了。这个高龄老人患突发性高血压身体半边瘫痪了。丁美如把她安放到椅子上,才发现她大小便把裤子弄脏了。丁美如赶紧提来一瓶开水泡开冰冻的水龙头,烧水给徐桂子清洗擦澡,然后把脏衣服洗干净。打电话请医生。农村人特别讲究新年的“出行”。丁美如的新年第一次“出行”就是给一个孤寡老人洗被大小便弄脏的裤子。慢慢地,丁家冲12户人家的“出行”都是来看望这个老人。
徐桂子从这一天起到去世,整整24天没有起床,其间几度昏迷。吃有人喂,起有人扶,拉有人接,睡有人陪。这个孤寡老人的小屋里,晚晚都有几十人来坐着、陪着,多时七八十人,少也有二三十人。三间泥砖屋坐得满满的,堂屋里也站着人,生怕她孤独寂寞地永远睡去。
大雪冰灾,柴火不足。几个年轻后生呼啦一下就从各自家中和一个锯台那里用手抱来了300多斤干柴。然后,你10元我5元地凑了327元钱去十多里远的长坪村买了2000多斤柴,70多岁的丁康义当即就掏出了20元……
接到徐桂子重病的电话,退休干部、原岳阳市委后勤处长张正南和她的妻子刘菊芳大年初一就开车来看望她。接着,罗标和他母亲罗江元也来了。并且往返几次,住了几夜,天天电话询问病情。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刘菊芳和罗江元这两个城里来的女人,竟像亲闺女一样坐到病床上,抱着徐桂子的头,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整夜不睡……
正月23日,徐桂子终于幸福地走了。接着是3天热闹而又空前的葬事。
二、1年与38年。
1969年春,当时才20多岁的共产党员、岳阳县商业局干部张正南来丁家冲办队,与村民们一道挑大粪、备春耕、抓生产,也抓阶级斗争。他就住徐桂子家,因为她家里人肃静,爱干净,没有子女,就是两个老人,而且徐桂子的丈夫丁玉会是个根正苗红的的穷苦老贫农。张正南办了一年队,1970年就离开了,然后回岳阳市委工作,他没有在丁家冲抓出什么阶级斗争,却抓出了38年的党群鱼水情,抓出了38年的尊老助孤的传统美德。
此后,张正南一直没有割断他与丁家冲的联系。年年要多次来看望孤寡的徐桂子,买东西,拿钱,并且接她到城里去住。妻子刘菊芳与他一样把徐桂子当作了自己的娘亲。在徐桂子安葬的前夜,记者见到了她,年届六旬的她在徐桂子棂前烛光的照耀下,仍然那样优雅美丽。她穿着白孝衣,按照当地作为死者女儿的丧仪,在腰间系了一根稻草搓成的粗绳,手里捏着一根蜡烛,跟着手摇白幡嘴里念念有词的“和尚”绕棺行走。
后来,我与进行了简单的对话。她说:“他(指张正南)办队时,徐娭对他很关照,像娘一样关心过他。我是他的妻子,看得他起比看得我起更好。所以,我们要孝敬她,孝敬到底。”我说:“您这样孝敬过您的父母亲吗?”她说:“暂时还没有,但我兄弟姊妹多,孝敬我父母的人多,而这里无后人,所以我就先……”她笑了笑,代替了没有说完的话。
在她的身后,是同样一个穿着长白褂系着草绳的城里女人,叫罗江元。70年代初期,她曾经在渭洞邮电支局工作,由于工作忙,又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张正南就介绍她把孩子寄养在徐桂子家里。这孩子叫罗彪,在丁家冲度过他难忘的童年。在“半夜饭”席桌上,喝了一小杯酒的罗彪才说了简单的几句话。他说,这个“细爹爹”(指徐桂子)就是我的亲爹爹。哪怕是一粒糖,她都要留给我,我快四十岁的人,她还是把我当作当年的孩子,嘴里念着我,心里想着我。2005年冬月26日,徐桂子80大寿,他把他的哥儿们都请来了给老人做寿,来了十几台小车。村民们说,去年,罗彪把徐桂子接到家里去住,一连住了七八个月。在这次丧事上,他又上了2000元钱的礼簿。
三、党员与群众,村组与和谐。
2008年3月1日,徐桂子的丧事在丁家冲举行。这个无子无女的孤寡老人的丧事却办得热热闹闹、意义深远。在徐桂子生前睡房的门楣上,记者看到了一则这样的丧联:
人间有爱何忧寡,
社会和谐不虑孤。
这是出自一个经常帮人在红白喜事中写对联办应酬的乡村教师之手。
徐桂子在丁家冲过得比部分有子女的老人还要幸福。尊敬老人、扶孤助寡、和邻睦友、奉亲行孝是这个村民小组的老传统。同组的引香娭、五香娭、金莲娭、丁美如等妇女,都是把她当作亲人看待的,经常留这个老人吃饭,吃了一餐,还想留二餐。杀了年猪,要选好的肉或猪肝心肺挑几斤给她。去年八月份,菊香娭杀了一只老母鸡,留她吃饭,她不想吃,结果还惹得菊香娭生了气。重病期间,金莲娭帮她洗澡,服侍她解手,用条匙喂汤喂饭……丁美如说:“一年365天,桂娭少也有330夜要到我家来坐坐,隔一两天不来,就要去看看,怕她有什么不测。她说她死了要保佑我。”
组里年年集体供应徐桂子600粮食,去年腊月底,冰雪成灾,组里的老党员、老支书刘灿龙和共产党员团爹又给她送来了50斤谷、37斤大米。只要12户人家屋里有柴烧,徐桂子家里就不会熄火。2001年组里喝上了自来水,人均86元,徐桂子不但不出钱,刘灿龙与丁仲久还把水龙头安到她的厨房里。冰雪期间,同组的镇人大代表丁潘秋怕她怕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