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地:单位
现代汉语词典对“单位”的诠释是:“机关和团体,或者属于一个机关和团体的各个部门”。
在中国,“单位”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单位”对一个人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属于哪个单位,那个单位是什么性质,往往代表着一个人的不同地位、名誉甚至是收入等等。
我曾经在三个单位工作过,都是学校,但性质各不同。
我工作后的第一个单位,是一家企业的子弟学校,从编制上来说,这个单位的性质属于企业。
这是一家部属大型军工企业,中央直属单位,规模颇大(连家属在内,十万人),名声也很大,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效益在当时都是顶级的,一般人很难进入到这个单位。单位的新增员工,除了航空院校毕业分配来的专业人才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本单位职工的子女,通过顶替、招工等方式成为单位的人。所以,在我们单位,基本上都是一家两代、甚至三代都是同一单位的人。
我刚进这个单位时,同事们都在纷纷猜测我是通过什么关系进来的。其实,为了我们的到来,单位还是费了些周折的,因为当年的大学生是由国家统一分配,但我们毕业的学校是省属师范院校,而单位是部属的企业,不属于我们的分配范围,所以,单位花了一大笔钱给学校(人头一万),才要到八个毕业生,作为文革后分到单位的第一批非专业人才。单位对我们这八个师范生特别重视,毕业派遣那天,单位来了一个处长,派了两辆车接我们,一辆坐人,一辆运行礼。到了单位之后,因为青工宿舍暂时还没有给我们调出住房,所以,把我们全部安置在单位的招待所,每天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享受了一个月。
进入这个单位后,我们的优越感最早显示出来的,就是我们的工资收入比分到其它单位的同学都要高出许多。
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是五十几元(是当时社会上的高工资),而我们单位除了这基本工资外,还有各种奖金和补贴,比如,航空津贴、出勤奖、效益奖、月奖、季奖和年终奖等等,一年下来起码比其它单位多出好几千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除了工资奖金多之外,单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福利好。
比如,单位经常会发东西。只要是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单位就会想到发给大家,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比如冷饮、水果、啤酒、食油、大米、衣服、鞋子、雨伞、毛巾、床单、被子等,凡是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单位都会发;逢年过节,年货、礼品之类的,基本上不用自己再去思考,单位也都会发给大家。
还有,单位的住房条件也不错:所有的单身员工都可分配住进集体宿舍,单位的集体宿舍一共有八栋,是五十年代苏联专家设计和建造的,楼层高,空间大,处处透着一种大气。每一栋楼都有三层,每一层四十多间房,房间统一配置了单人床、书桌、电扇和衣柜,洗手间、水房、冲凉房是公用的,一层楼东西两头各一套。同城的青工四人一间,家在外地的是二人一间。成了家的职工都住单位建的宿舍,也都是五十年代苏联专家设计和建造的,基本都是两房和三房的结构,开始的时候是一家一套,后来由于单位人口激增,所以,慢慢变成两家甚至三家共一套了,一家一间住房,洗手间和厨房共用,虽然各家的面积不算太多了,但在当时还是福利分房的年代,象我们单位这样能够公平分到住房的,还是相当庆幸的事。
福利好的另一个表现是,一个人一旦进了这个单位,自己的一生便全由单位给承包了,从孩子的入托、上学,一直到就业,基本上能享受一条龙服务:母亲休完产假后,孩子就可以在本单位的托儿所入托(费用是一个月三元,管三餐),然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专(全是本单位办的的学校,且一律免费)。中学毕业后,以顶替的形式就业,没有顶替指标的,就进单位办的大小集体单位;大专毕业的直接进单位工作。我们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的机构设施都有(除了监狱)。
除了福利待遇好之外,这家单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管理特别规范。
八十年代,企业提出一个“量化管理”的概念,我们单位不管是生产部门,还是后勤服务部门,统统都严格执行。比如在我们学校,班级的管理是,责任落实到人,收入分配与业绩和工作量直接挂钩:老师按课时量发工资,超出部分另外给奖金。班主任的工作量则是按班级实际人数来计算的,教室的课桌椅等全部落实到每个学生头上,谁使用谁管理,损坏照价赔偿。老师的办公用品,按人均发放购物卷,超出部分自己用钱购买,用不完的按原价折算可以在学校仓库房子购买相应的东西。严格的管理模式,不仅避免了财物的浪费,而且由于责任明确,奖惩分明,极大地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使得单位的工作井井有条。
不过,严格的管理模式也会有弊端的,比如,太讲原则,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缺乏人性和温情,显得形式主义太严重。比如,我在调离这个单位的时候(为了照顾家庭和孩子,我在工作八年后离开了这个单位,调进了离家较近的一所中学),在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中,就充分感受到单位的管理模式给我带来的麻烦:仅仅是在最后开“离厂证明”的时候,就花了我整整三天的时间,找了N个部门,盖了二十多个公章,才将手续办妥。而且,据说我这速度和其它的人比起来还算是非常之快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