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饺儿香

又闻饺儿香

宸驾散文2025-03-31 23:02:46
在中国,要用一道美食来代表中国特色,那恐怕莫过于饺子了。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每逢冬至,中国的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围坐在一起,剁肉的剁肉,和面的和面,擀皮的擀皮,择菜的择菜,包饺子的包饺子。只听家家案板


在中国,要用一道美食来代表中国特色,那恐怕莫过于饺子了。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每逢冬至,中国的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围坐在一起,剁肉的剁肉,和面的和面,擀皮的擀皮,择菜的择菜,包饺子的包饺子。只听家家案板“咚、咚”作响,户户窗口飘溢出饺子的香味。
提起饺子,几幕十分难忘的吃饺子的场景不由的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包谷面白莱豆腐汤
那还是上世纪文革初期,虽说父母亲他们都是经过枪林弹雨,参加过八年浴血奋战的抗战老战士,但一夜之间,他们却以莫须有的罪名,父亲被关进监狱,母亲被打进“牛棚,”身受屈辱,饱受折磨。父母落难后,我们子女四人则流离四所,全家六口人分为六个地方。当时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只有九岁光景,便开始一个人独立生活。每天在漆黑的小屋里自己做饭,自己缝衣,自己踩着橙子刷墙。另外,因受当时政治因素影响,我们这些“黑五类”子女每天早上还要跑到家委会背伟大领袖语录,做“早请示”,晚上去“晚汇报”,汇报每天思想动向。另外还要在那些所谓的“红五类”白眼之下,跳滑稽的“忠字舞”,以表忠心。
在一个除夕的晚上,街上的鞭炮声响成一片,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夜饭,蒸花卷煮肉,剁肉包饺子,迎接新年的到来。听着别人家全家团聚传来的欢声笑语,闻着邻家窗口飘出一阵阵油炸带鱼和煮肉的香味,自己不由得馋的一阵阵口水直流。
那时家里只有我一人,而且食品供应十分紧张,每人每月凭票只能供应二两油,半斤肉,四斤豆腐,粮食还有一半是包谷面和高粮米等杂粮。由于年幼不会规划,到了年根,打开面袋,发现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点包谷面和案板上放的一块豆腐,半棵白菜。别人吃白面肉馅饺子过年,我想包谷面豆腐白菜也能对付。于是我开始剁菜,和面,烧火,忙活起来。担心包谷面不黏,饺子包不起来,我还特意用开水将面烫过。毕竟是包谷面很粗糙,根本擀不到一块,我只好揪一小块包谷面用手拍扁,然后把白菜豆腐馅捏到里面,再用冻满疮的小手小心翼翼地一一捏紧。
好不容易捏好一、二十个饺子下到锅里,不大功夫,等水滚开时,只见皮离馅散,满锅成了包谷面糊糊白菜豆腐汤。望着这种状况,自己不由的一阵心酸。也罢,不管怎样,这也算是一顿年夜饭,盛到碗里,唏里呼噜喝了进去,也算过了个三十晚上。
二、五七干校吃饺子
文革后期,母亲被发配到河西走廊五七干校参加劳动。一个春节,我去张掖九公里园艺场五七干校探望母亲。这个园艺场座落在张掖城南九公里处,里面绿树成荫,河道纵横。干校是由当时的省革委会和兰州军区联合举办的,人员大约有上千人。春节来临,各个连队都在忙着排演节目,改善生活。下午母亲她们连队排演完舞剧《红色娘子军》后,晚上全连凑在一起开始包饺子。
由于场部食堂里炊事员很少,所以食堂将肉馅剁好,包饺子的面和好分发到各连让自己组织包饺子。包饺子的面和馅是发下来了,但要想让全连一百多号人一时吃上饺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连队大都是一些所谓的“臭老九”和“走资派”组成,男同志占了一大半。这些人平日里在城里很少忙家务,更不要说下厨房包饺子了。演完节目一进门,这帮男人们便东倒西歪,躺倒床上不是看书,就是闲聊,谁也不肯帮忙包饺子。于是包饺子的任务只能落在我母亲她们为数不多的几个女同志身上。由于吃的人多包的人少,这顿饺子从下午五点开始包,一直包到夜里十点多才全部包完。
那时我还小,过了晚上开饭时间早已是饥肠辘辘。每当看着一锅热气腾腾饺子出锅,馋得我口水直流,恨不得先立马先尝几个,但母亲每次总是一边擦汉,一边说先让叔叔伯伯们先吃。望着那些“臭老九”和“走资派”们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手里端着饺子,嘴里“吧唧,吧唧,”吃的很香的样子,我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心里恨死他们了。
直到最后一拨饺子包完已是夜里十点半了。这时我早已过了饿劲,嘴里随便扒拉了几个饺子,就连是什么香味也没品尝到就躺到床上睡着了。第二天,我对母亲昨晚的做法十分不理解,嘴里一个劲的埋怨母亲不应该光给他们包饺子而不顾自己的劳累和我的感受,母亲却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这孩子,饺子晚吃点又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帮助别人是做人的美德,自己吃点亏又算什么呢!”
三、单位农场包饺子
1971年,我参加工作后,我们一百多青工被派到到单位农场轮流参加劳动。当时我是连里的排长,负责管理全连的伙食。由于那时候经济困难,连队一个多月都没有吃上一点荤腥,每天伙食大都是早上咸菜、馒头加玉米粥,中午土豆片、白菜加馒头,晚上虎皮辣椒加面片。连队里虽然养着三头肥猪,但没有上级的命令谁也不敢私下杀猪。眼看春节来临,职工们都眼巴巴地盼望着早日宰杀肥猪过年。到了年关,单位终于同意了杀一头猪过年,猪杀了以后,除了留少量肉炒菜外,其它的猪肉都剁成饺馅,给每人发半斤面,六两猪肉馅让自己包饺子。
面和肉馅发下来以后,几个性急的男同志早已垂涎三尺,迫不及待的直接把发下的面用手拍扁,一边包一边用饭盒搭到火炉上边煮边吃。只见一会功夫,他们也不等饺子生熟,一顿狼呑虎咽,风卷残云,很快就一扫而光。
剩下的同志则以班为单位,把门板卸下来当做案板,用铁锹把一截几段当做擀面杖,分工协作,男同志擀皮,女同志包馅,大干起来。不大功夫,样式各异的几大面板饺子送到伙房,下到锅中,大家热热闹闹过了个新年。
四、丰盛的饺子宴
改革开放以后,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好,普通百姓平日里吃顿饺子也不算什么稀罕事,而且饺子的品种也变得十分丰富多样,什么三鲜饺子,韭菜虾仁饺子,鸡肉冬笋饺子、鱼肉韭黄饺子、胡萝卜羊肉饺子、荠菜三鲜饺子、青菜面筋饺子、芹菜香干饺子、青菜鸡蛋饺子、韭菜猪肉饺子、松仁三鲜饺子、牛肉香菜饺子、西红柿鸡蛋饺子、白菜猪肉饺子、虾蟹饺子等,品种多的数不胜数,味道也是一种比一种好吃。
春风扑面来,又闻饺儿香。饺子熟了!厨房里飘出阵阵饺子香味,渐渐弥漫到整个客厅里,香气扑鼻,沁人心脾,令人心醉……。饺子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但岁月的不同,吃饺子的心境也各有不同。经过艰苦岁月煎熬过的人更对饺子有着深深的情愫和回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