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锱锤散文2025-02-23 11:54:28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曾经觉得追随着杜牧歪歪斜斜的诗风一路醉到扬州也不错,就算落魄,也是潇洒的颠沛,杯酒江湖,一梦十年。所以,那曾让他迷醉其中,恋恋不能自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曾经觉得追随着杜牧歪歪斜斜的诗风一路醉到扬州也不错,就算落魄,也是潇洒的颠沛,杯酒江湖,一梦十年。所以,那曾让他迷醉其中,恋恋不能自拔又压下绝美诗韵的奇地,也成为百年来领人不倦寻访的城。因为人们从诗中读到的,不知是那句嘲讽般的薄幸之名,而是那纷至沓来的古老的情衷。
(一)道听
自从我踏上这片土地,便怕惊扰了那里生长着的枝繁叶茂的传说。
清晨时分,呈现在眼前的是佛塔定金山。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金山寺因得道高僧法海而出名,而法海却因白素珍与许仙的爱恋而更加出名。百姓的故事里,下意识的便把最朴实的人情真爱至于了传统和礼法之上。在金山寺前浮想联翩,小时候在电视剧里看到的白娘子那些千里寻夫,跪上佛塔和无济于事的绝望,都历历在目,想来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应该是“恨”法海的吧。无论人蛇的恋情是真是假,“水漫金山”的故事是长长久久的被传颂了下来,被当地人接受也被这古寺接受,将它的肃穆与慈悲融为一体。
我怀揣专注于寂寞,访我的旧梦。黄墙青瓦红窗格,是不同于别家寺庙的另一派画境,堆翠中横空出世的檐、廊、亭、塔,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想好要摆放在那儿一样,与屋角上的八只小兽一起还在固守着先祖的宣言。在天下第一泉边泡杯清茶,能感受到彻底的宁静,这静静的泉,静到只要有人在拍手或说话就能激起它心中的涟漪,真是通佛性的修禅泉。听茶社老板说,这泉之所以称天下第一,不是因为别的,而仅仅是因为它能泡出世间最好的茶,这应该就是一眼灵泉的真意所在。
午后,鉴真遗苑。
大佛像、罗汉堆,千篇一律的佛家雕铸。只是那佛案上的雕花还在讲述着当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故事,他带回来的灯长明,树常青,仿佛只是外面的世界变了而已,与他无关。
大佛脚下的一巢猫儿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在香案前又显得踱步,昏暗的轮廓,如幽冥般的眼神,都让我忍不住想问一问:“猫儿啊猫儿,你究竟是西成佛祖呢,还是东渡扶桑?”
傍晚,大槐树下,南柯一梦。
一棵老树,中分一洞,像是两棵的并联体。这颗貌似平凡实则来历不小的槐树就是大槐安国的入口。原来淳就是在这里做的梦,梦到大槐安国,梦到作了槐安驸马、南柯太守,从太平盛世梦到兵荒马乱,从富贵延年梦到惨败而终这一梦就是一生。扬州阿扬州,原来你困住的企止是人十年的梦境。

(二)苑游
扬州人唱“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至于这何来的牵挂,也许是烟花三月的柳,梦里江南的酒,隋炀帝的琼花,欧阳修的醉愁。也许就是这迢迢的江水,隐隐的青山,囚禁江南草未凋的绚烂。
没有去过瘦西湖,就不要再别地寻它。
“夏月两岸杨柳绿,春风十里帝花红。”我想这样形容瘦西湖的姿颜。也许你要说,这是一幅错误的对仗,“杨柳”不对“帝花”。那时你误会了瘦西湖。
此“杨”非彼“杨”,瘦西湖里没有杨树只有柳树,那句子里的“杨”其实是隋朝的国姓。隋炀帝为享秀色可餐之福,用女子充当纤夫拉着巨舟沿岸前行,可近夏的日头弄得少女们体肤受损香汗淋漓,惜玉的炀帝下令将沿岸移栽成排的柳树,只为护香颜。但为杨家栽,便随杨家姓。知道帝花的人应该不少,那便是扬州的市花琼花。传说中隋炀帝因爱极了琼花而开凿大运河,龙舟下江南。这雄伟的河竟因一树花红而生,不禁让人有感英雄折于美人膝,一切都败给了这血染的琼花。
女子撑船,可谓是扬州的特色。这瘦西湖的船上便只有船娘没有船夫。一杆轻桨,满口小调,摇得绿满乾坤,唱得波心荡漾。从水上看江南,屋和树、白鹭和红鱼都像是在同一个空间里,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一切都像是大玻璃缸里的盆景。伴着湖中花船上传来的杨剧轻柔的软唱和船娘“乖乖隆嘀咚,韭菜炒大葱”的轻歌曼曲,我们要过了五亭桥、划过了白塔、白鹭岛、二十四桥。玉人何处?明月何处?那颗温柔的感知的心又在何处?他可知道他诗章里探出的月芒般的触手完美的包裹着扬州,让它成为苏北的夜明珠,让它成为江南一字最动人的韵脚。
扬州的主人也一样爱这美丽氤氲妩媚的风光,想要编一个篮子把它装起来,成为自己的私有,这便有了个园。“个”是“竹”的一半,亭亭玉立,清雅精致,好名字。不用多说,一定是个竹园。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世人多道盐商本俗,可无论这家的主人是叶公好龙也好,还是故弄风雅也罢,着实选对了植物和主题。道边竹喜庆,门侧竹雅丽,石间竹骨清。
此园同天有四季。春是白壁青瓦上漫盖着藤叶,秀扁处处:宜雨轩、壶天自春、汉学堂、清颂堂……阳光漏进树荫,绿得滴翠。盛夏有水,一潭碧虹如照,石树似在水中,鱼亦是游云。漪清亭里望眼四处是荫浓。导游说:“直路不走走弯路,大洞不穿穿小洞。”走出洞便是一季艳秋。主人的书房外是铺天盖地的明红深绿琛黄,不禁让人感叹怨不得“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叶还未凋就已入隆冬,白色的石头上像是覆盖了皑皑的雪。潦草的屋檐上伸出穷枯的枝丫,温度骤降。可放眼重门外又是春天。

(三)古访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吾暑,能豁吾胸。君子之德,大王之风。”想来想去用郑燮的这首咏竹来诠释“扬州八怪”最适合不过了。先放下板桥清新的诗风本来就是八怪的代表作不说,以竹喻己,告诉世人“八怪文化”不属于任何一帮一派是自我风格。带给人清新,使君豁达。有君子的德行,也有大王的风范。
以金农为首的“扬州八怪”其实是有十六个人左右,“八怪”是取“丑八怪”之意。是自嘲,意在革新那时萎靡的文化。也是贬低,他们是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另类和典型,被文化界的尊老所不齿。
来到金农故居,浏览满墙的书法与画作。尤其喜欢金农的漆书,所用的毛笔,像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横细竖粗,撇如扶风,捺如刀砍。艺术至极,个性至极。他们用敏锐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对丑恶的事物和人,加以抨击,之于画作,但来无限震撼。对他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