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需要正确对待性教育
听说《色戒》被大刀阔斧砍了好多有关“色情”的部分才被准许放映,这让我惊讶之余,开始对中国的教育产生疑问,尤其是性教育这一方面。
文艺的作用有两点:一是抒发情感,二是反映生活,既然是反映生活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展现给人看,却一言以蔽之,轻描淡写地带过,难道是展现出来会有损文明国度,有伤中国传统美德之雅?
任何事物都是把双仞剑,性教育也不外如是。记得有则禅门故事:有一天禅师要提点刚来的一个学僧,当时那学僧正在扫地,禅师就问那学僧:“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学僧莫名其妙地回答:“扫把。”禅师弹了他一下脑门:“错!”学僧想了想又回答:“是虚空。”禅师又弹了他一下:“错!”说完便走。后来,禅师一看到他就问这个问题,学僧总是回答不上。有一次学僧看到禅师走过来,没等禅师发难就抢先问:“师傅你手上拿的是什么?”禅师哈哈大笑并让他来自己的禅房回答他:“我手上拿的是一把刀,”禅师又问学僧:“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学僧得意地回答:“是一把刀。”禅师又问:“什么样的刀?”学僧愣住了,禅师弹了他的头,告诉他:“是一把既能杀人又能救人的刀!”关键是看自己如何运用。爱的肉体享受,天堂无路,地狱无门,不能自拔,弄得乌烟瘴气、天昏地暗,这是害人害己的行为。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有祸害可能的存在,就一竿子打死那些想认知事物的人,就比如说那些危害社会的毒品,我们不能因为它有毒品的一面而一竿子将它的原材料消灭,也需要接受它在医学上的贡献!
《圣经》里面有说,神是允许恶魔的存在,因为恶魔可以引诱、试探人的本性,而神也要靠恶魔的衬托来显示出其光明的形象。佛教也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佛陀的影子对佛陀说:“没有我的黑暗怎么彰显你的光明?”佛陀听了,笑了笑,点了点头,对影子这么说:“既然这样你已经得道了。”那影子听了这话马上飞走,成为掌管黑暗的罗汉,他在地狱里用破坏、杀戮、毁灭来成就佛法。
诸法皆有阴阳两面,没有黑暗的彰显哪来的光明?没有新生的喜悦哪来对死亡的哀伤?我们在认知、评定一件事物的善恶、美丑,根本是需要其相对立的事物来感知,美好需要丑恶来衬托,光明需要黑暗来彰显,我们不能只要光明而舍弃黑暗,就如同我们需要新的罪案来不断完善我们的法律,没有这些不断的邪恶与正义的较量如何让法律完善?扩而言之,没有那些不同的思想间的碰撞,世界怎么会进步?我们不能因为性教育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而放弃让人们对性的认知,你拥抱了晨钟怎么能舍弃暮鼓?!我们需要做的是求同存异!
一个孩子问父母:我是怎么来的?石头蹦出来的。那爸妈怎么来的?石头蹦出来的。避而不答!不懂的人问:什么是性爱?性爱是什么样子的?夫妻之间该怎么过性生活?没有明确、正面的教材,没人说,自己找,自己看,不好意思众目睽睽,怕人说,怕人说:淫贼、色狼、荡妇……所以就偷看、偷学!越来越疑惑,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想知道,结果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就都出来了。
道教有曰:君子小人,尽在一念,一念思量,保为变化,思量作恶,化为地狱恶鬼,思量修善,化为天堂善神。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隐藏性教育不谈,而是摆正心态去进行性教育,认知性教育的人也要摆正心态去认知、学习。当然他们能否摆正心态也不是我们所能决定,这就好比我们不去进行性教育一样,我们不去进行性教育就能让那些人心安息下来吗?就能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乖乖下来吗?不能吧!
性教育的不良影响就像是人得了感冒,我们没办法因为可能会感冒而切断病源——改变气候、彻底杀灭空气里的病菌,我们需要做的是教人们如何去预防,得了“感冒”后,我们给他引导、“打疫苗”,让他对“病菌”产生“抵抗力”,对“感冒”有“免疫作用”。
黑暗衍生出光明,丑恶衍生出美好,恶衍生出善,文明的国度并不会因为有丑恶的存在而丧失文明,传统美德也需要伤风败俗去烘托去考验,不要以为不让他们接触恶,他们就会永远向善,我们不能让那些对性教育无知的人做温室里的花朵,他们需要自己去触摸蓝天,需要自己去历练,需要自己去对抗风雨,只有经历过风雨的考验,世界才会稳重,社会更会团结,人才会更新,我们相信风雨的洗礼后,彩虹将会出现!
当然,《色戒》考虑到其所面向的观众,删节是必要的。只是中国在其他时候其他领域,对性教育能够积极、正确的对待。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