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墙沧桑,往事悠悠
登过几处长城,蟠龙山是最破败的一段。这段长城不似八达岭修葺的完好,不似司马台少有战争创伤,也不似山海关长城的低缓,更不似嘉峪关建于荒漠之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对得起我一路踏着嶙峋的怪石,扯着身边的荆棘攀爬的艰辛,才对得起我可能被烽火台这样较高处的参差不整的随时可能被山风吹落的城砖砸到的冒险。真是当年的岿然以被岁月摧残的荡然无存了。临近河北处那座烽火台如今已经被三角铁上上下下固定了几周,否则随时会劈开坍塌。我想看看这段古墙,想亲近这段古墙的心情已经淡化了对危险的恐惧。
这里,不像我看到过的那么多处长城都有通过的狭道,只有极少人经过踩出的所谓的路。我有时候走在古墙边,有时候走在倒坍的古墙基上,有时候还要从古墙边拉住身边牢实的植物往山下蹭一段再转到上面来。这里你不需要看到满山的植物疯狂的摇曳,只要有些许摆动耳边就会出现风吼,就会有自己的身子屏障一样阻挡了迎面而来的风而又力所不能的感觉,于是赶快蹲下,否则会被连根拔起扔到山下什么地方。
战争的洗礼,使这段古墙满目疮痕;岁月的洗礼,使这段古墙已经残垣断壁。走在这里,手摸古墙,难以辨别曾经的炮轰,曾经的箭飞,曾经滚木雷石留下的各样痕迹。放出眼光,山峦叠嶂,少有的羊肠小路的蜿蜒与陡峭引着你的眼光搜索,搜索已成云烟的过往,并随云烟的缭绕把当年遥想。
厚厚的城墙,重重的墙砖,建城的艰难只有天地可以见证,见证当年无数民工是扛是担是搬是拉是抬还是有已经失传的先进方法把建材运到山上,也只有天地可以见证每一块砖浸泡了多少泪水多少血汗。或许,不,一定还会有孟姜女一样的故事在这里再现,再现千里看夫的儿女情长的故事,再现柔情似水带给阳刚男儿的感动和鼓舞;如果长城会说话,那么这里战场的惨烈,士卒的英勇,狼烟的翻卷,箭矢的纷飞,火炮的轰鸣,战马的嘶鸣,那样的场面会被诉说的淋漓尽致,使无数后来者感动的泪失顿做倾盆雨。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一样会有花木兰巾帼英雄的身影。如果漫山遍野的白花可以说话,它会告诉我当年将士的汗,当年将士的血早已把这片大地浸润,化作今天这天地间的精灵,使这片血染的大地生机勃勃。
对抗击者我是满怀敬重,敬重他们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对入侵者同样怀以敬佩,敬佩他们的骑马驰骋的英勇无畏,敬佩他们无路闯路的一往无前。长城横亘在入侵者面前,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脚下有路难越障,脚下无路却融胆识、勇气和力量于一身。难道这不要敬佩吗?难怪,来去的路上我发现无论是山的阳面还是阴面,满眼都是白色的山花,一种是雪白的五瓣花,象个小喇叭;一种是乳白色的多瓣花,好像小雪球。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居然就是在城墙的墙缝里见到一株只有三朵黄色的苦菜花。莫非这就是天地的语言!天地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告诉人们,一朵小小的白花就是当年的一个生命,那连成了一片的或许就是双方战士在拼杀格斗中一群一群倒地的尸骨化作的精气,那只有几株一起摇曳的白花或许就是执行侦察任务时遇难的战士,那稀稀拉拉连成近似线状的白花或许就是站岗巡逻被冷死饿死的战士,那单独开放的白色小花或许就是那些被遗弃在个别角落的病弱者。一定的,一定就是先烈的白骨化作成天地的精气,化作朵朵白花,笑看今日江山妖娆。
我实在对满山只有白花这样的现象无法释怀,下山时便问当地人,哪怕有个故事有个传说也好满足我,但却没有谁知道这原因。站在山上,漫山遍野的白花在风中摇曳,虽然每一朵都很小,但却那么众多,那么众多。
我不问历史的是非,我只是想问蟠龙山长城:如果你很早很早就屹立于此,会不会阻挡外侵南犯?会不会使宋代乃至元明清漫长年代战事减少,牺牲减少?是不是就不会有杨绩业血染沙场的悲壮了?当我看到蟠龙山长城脚下香无几柱,火无几点的杨绩业古庙时真实浮想联翩。
一段古墙,记录了一段悲壮的历史;一次游历,带我重读了一段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