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街忆旧(上)

西大街忆旧(上)

幽怀散文2025-01-20 18:58:21
——岁月划痕之四十二我原来上的厚福盈小学离我们家较近,还不到1华里,而新考入的保定五中则远了不少,穿小胡同抄近路也得2华里半,如果走大路,就得3华里。一般早上我都抄近路,因为早上有两节早自习,6点多就


——岁月划痕之四十二
我原来上的厚福盈小学离我们家较近,还不到1华里,而新考入的保定五中则远了不少,穿小胡同抄近路也得2华里半,如果走大路,就得3华里。
一般早上我都抄近路,因为早上有两节早自习,6点多就得到校(正课是8点上)。我5点多起床时间都紧张,所以能省一分钟就省一分钟。
抄近路,我要穿过相府胡同西口对面的那条无名小巷。这条无名小巷极窄还两边都是墙,走在里面压抑而无趣。出这条小巷进入紫河套,还要穿过私搭乱建的犬牙交错的小房,也让人烦心。出紫河套西口是市府前街,接着是双彩街,虽然路宽了,但两边基本都是民房,依然无趣。所以下午上学时,只要时间来得及,我都走西大街。
西大街是保定市最繁华的街道,基本保持着清末民初的风貌,可以说算是保定市的名片。我上中学的1963年秋后,正是保定百姓为此街骄傲的时候,因为那时上映了一部轰动全国的抗战片,叫《野火春风斗古城》,故事发生在保定,拍摄的的主要街景就是西大街。
发生在保定的事儿,拍摄的是保定的地儿,保定人都争先恐后地去看。影片上出现西大街等街道时,下面就会出现一阵议论声,有人还喊叫出来。
在没有上中学之前,我对西大街东段就非常熟悉,因为我住的相府胡同离此很近,我经常由此去马号或城隍庙街。从税务角进入西大街东口,过了全兴酱园,就是乐仁堂药店。乐仁堂药店和全兴一样,也在路的北侧。它的店铺向里凹进去一些,门前有一小片水泥地面,可以停放自行车,这在寸土寸金的西大街是少见的。
乐仁堂是个老字号,据说,乐仁堂的创始人乐佑申是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的传人。他于1921年在北京开办乐寿堂。1930年在天津开设乐仁堂总店。1932年在保定开办了这个分号。另外他还在太原、石家庄、开封等地开设了分店。据说,保定乐仁堂的匾额是民国的大书法家冯恕题写的。乐仁堂还建了小作坊,用以加工从天津总店运来的半成品,并制造一些急救药品。该店经营的丸散膏丹在保定很有名。
当时乐仁堂聘用的经理、大伙计和店员、工人有近50人。据说,乐佑申对业务骨干非常重视,曾为3位大伙计在平嘉胡同购置宅院。
不知是不是因为乐佑申有留学法国的经历,他建的保定乐仁堂有点儿西洋风格。两层小楼的前部都做了水刷石,显得很现代,窗户装的是可窗的通体大玻璃,看着很洋气。我去乐仁堂买药时,它已兼营中西药,卖中药的柜台在西边,卖西药的柜台在东边。不知是历来如此,还是公私合营后改的。
2009年西大街整治之后,我发现乐仁堂变了样,成了青砖外墙,木格子窗户,完全没有了西洋韵味。中西合璧是西大街民初建筑的风格,改掉就失去了特色,为什么要这么改呢?
由乐仁堂向西,在路北有一家书店,开始是新华书店,我经常在里面买小人书。后来(印象是60年代初)改为古旧书店,主要经营古旧书籍。改为古旧书店之后,我还经常到里面转,因为它也经营字画,它的橱窗和营业厅总是挂着许多画儿,而我喜欢画画,就总到里边观摩。那时候名人的字画大约是几十元一幅,比如一幅齐白石的草虫,标价就为40元。当时也认为很贵,因为都超过了一个人的月工资。可与现在相比,就不由让人怀疑它是赝品,因为现在动辄都成百上千万。
由书店向西,在路北有一个熟肉店也很有名,叫六味斋,它加工的酱肉制品就是美味的代称。可我只能在路过时看一看,享受不了,因为父母从来不买熟肉制品,有邻居买了,他们还会笑话人家不会过日子。
过了六味斋,就到了一个丁字路口,它向北的那条街道叫城隍庙街。此街因为北部建有城隍庙而得名,曾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但到我小时候街上的铺面都已破落,且都是菜店、副食店、果品店、茶叶店、镜箱店、土产杂品店等小商店。过年时家里发了羊肉、鸡蛋、豆腐、糖等副食票,都是我去城隍庙的副食店购买,要在寒风排长队,等上两三个小时才能买到。另外,1969年我去内蒙兵团时市里给特批了被套票,我就是从城隍庙街北头东侧的土产杂品店买了被套做的新被子。它的对面也是一家土产杂品店,但主要卖烟囱、炉子、锅碗瓢盆。
正对着城隍庙街南口的是天华市场。天华市场是一个南北向的长条形市场,由北门进,从西南门出,可进入马号。市场两侧是铺面,中间是通道,通道上方建有顶棚。顶棚将两边的铺面连为一体,而铺面又基本敞开,让人感觉它似乎是一个整体综合商场。顶棚与房子之间设有天窗,能自然采光。市场内的铺面经营的物品有布匹、百货、文具等。
在这个丁字路口的西北角是一家信托商店,我偶尔也到里面转一转,看看有没有我需要的无线电元件。里边委托出售的东西有旧首饰、旧照相机、旧手表、旧怀表、旧座钟、旧风琴、旧自行车等,还有旧衣物,甚至有旧皮鞋。1958年我母亲上班之后,就从这家信托商店买了一台旧座钟。它棕色木质外壳的油漆还比较光亮,但白色的表盘已有些泛黄,显现出它是个老物件。上了发条,拨动钟摆,它的表针就会走起来,到了整点、半点,还会咚咚地报时,夜间也不休息。开始我总被吵醒,后来就习惯了。像人老了爱生病一样,这台老座钟也爱出毛病,好在我们的老邻居心宅的父亲就是修表的,他虽已搬走,但我父亲还可以把他请回来。信托商店有时也受委托出售晶体管、双联、磁棒之类,我总盼着能淘到便宜货,可一直未能如愿。1975年我返城的时候这个商店还在。1977年我结婚的时候还在里面买了一台三角牌的煤油炉。
这家信托商店的西边路北是一家科技书店。那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我对所有科普读物都有兴趣,但真正花钱买的只有无线电方面的书。当时的新华书店还都是柜台售书,样书都摆放在柜台或橱窗,你想买还得麻烦售货员拿出来才能细看,而这家书店不同,是开架售书,你可以随意翻看自己喜欢的书。另外,这里的售货员对只看不买的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致总有好多人看蹭书,甚至有人拿着纸笔在那儿抄书。我喜欢这种宽松状态,没事时也到里边站着看。另外上学路过时也经常进去转转,主要是看看有没有无线电方面的新书。
科技书店的西边是理发馆,叫甲级12馆,印象中是楼房,有几十个座位,是省内有名的高档理发馆。1963年时我曾在这个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