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多少村落也已经丧失了社会功能?

我们有多少村落也已经丧失了社会功能?

色沮杂文2025-03-26 04:39:53
人口老龄化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日本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据日本共同社4月20日报道,日本总务省20日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内65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居民总数的一半、村落社会共同体功能下降的“极限村落”在去

人口老龄化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日本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据日本共同社4月20日报道,日本总务省20日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内65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居民总数的一半、村落社会共同体功能下降的“极限村落”在去年4月时有10091个。该数据比上次2006年度统计时的7878个增加了2213个。在人口稀少地带,此类村落所占比例也从12.7%增至15.5%。
调查还显示,人口稀少地带村落数量因法律规定的对象地域有所增加而增至64954个(上次为62272个)。另外,在上次调查之后,有93个村落因人口自然减少而消失。按地区来看,中国地区此类村落数量最多,达到2672个,其次是九州地区的2094个,再次是四国地区的1750个。其中,所有居民年龄均超过65岁的村落有575个。(04月20日环球网)。
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报道,也没有查到这方面的数据:中国有多少村落也已经丧失了社会功能?有多少村落正在丧失社会功能?感觉中,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非常严峻,可以说,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了。有消息称:2009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8.3%,显著超过7.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这一进程还有逐年加快的趋势。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更为严峻的是:许多地方的农村基本没有青壮年,都是老人和孩子。还有一些地方,整个整个的村子都没有人烟了。大片大片的良田荒芜着。就连过去一些出过望族、大户的村子,如今也是一派颓败荒凉的景象。让人心酸!
过去那些传承着乡土文化,农耕文明的建筑衰败得破旧不堪。过去那些传承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化活动已经被抛到九霄云外,无人传承。原来是一村一学校,垸垸有书声。现在一去几十里,看不到学校,一走10几村,也难闻书声。
去年秋季,笔者到一个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村子采访。当年这个村子在附近地区是如雷贯耳,被称为当地第一大姓,历史上曾出过多位名人。还诞生过共和国的女将军!村子里的民居都是古色古香,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村前那座建造了200多年的祠堂,不仅高大气派,典雅别致,其中的木雕、绘画更是一绝,文物专家称之为难得的精品,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这里一直是人声鼎沸,民间文化活动也开展得相当红火。那次采访,当笔者满怀信心、满怀期待地走进村子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荒凉。祠堂大门紧锁,只有几只鸟雀落寞地在树上啁鸣着。村子里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要么是空无一人,要么是破败不堪。偌大的村子,只有偶尔晃动的几个老妪、老翁和幼儿的身影。一位老人告诉我,这些年一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有些还是举家外迁了。有些人家的大门一锁上十年都无人打开过。二是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出生的人口大幅减少了,过去一年要生三、四十个孩子的村子,如今一年只出生四、五个孩子。三是因为村子里的人口太少了,生产、生活、读书、看病都不方便,治安也差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留在村中,村子里的人口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笔者还接连走访了几个村子,情况也大同小异。在一个村子里的正中心还长出比人还高的蒿草,有几家的门檐下还长出了手膀粗的树,让人感叹不已。象这样一些村落不仅丧失了社会功能,甚至还丧失了基本的延续功能!可惜的是,没有人做过统计:这些年,中国不知有多少村落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深处?消失在记忆的深处!
这些年,总有专家学者在呼吁、在呐喊要传承好我们的民族文化,要保护好我们的民间文化,要留住我们民族记忆的背影,要留住我们历史的根。这些呼吁、这些呐喊,的确振聋发聩,也的确刻不容缓!但是,怎么传承?怎么留住?却颇费思量。中国的文化起源于乡村,来源于农耕,许多习俗、许多传统都是依靠在农村流传才得以保存至今。记得笔者童年时期,正是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的时期,就是在那种高压政治的情况下,那些被视作“封资修”的玩龙灯,唱皮影戏,划采莲船活动也没绝迹。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地方的干部年年都要为防止和处理因为玩龙灯,唱皮影戏,划采莲船等活动带来的纠纷。现在农村里连基本生活的人都很少了,玩龙灯,唱皮影戏,划采莲船等活动在农村也完全绝迹了。至于那些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更是无人组织、无人表演了。哪里还能传承那些习俗、那些传统呢?
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市场经济带来的结果,可以归结为城乡差别产生的结果。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农民都向往城市的文明生活,都知道外出打工比在家种田的收入更高,所以都愿意背井离乡到城市找工作。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目前这种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对城乡家庭的空巢化带来的深刻影响!从表面上看,因为农民都涌向城市,现在中国的城市都是人满为患。但是,这只是一种表象,如果这种独生子女政策再继续实行下去,没有后备人口支撑,有些城市就会变为空城了,有些企业就要彻底关门了。现在的招工难、报名应征人数下滑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趋势!长此以往,中国的持续发展就会遇到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出现滑坡!
实际上,就是国家放开生育,由于生活成本上升,抚养孩子费用过高,大部分人也不愿意多养育孩子了。不是有许多人结婚之后,仍然“丁克”,有些人一再推迟生育么?
所以,笔者认为,要缓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城乡家庭空巢化现象,解决中国日渐加剧的村落丧失社会功能、丧失基本的延续功能的问题,解决传统文化的保留、传承、发展问题,让中华民族能够永远以骄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应该适时调整人口生育政策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