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价怎么回事?
房子不知不觉就值钱了,当然这指的是一些繁华的城市,乡村的房子尤其是偏远山区的房子有好多已经没有人住了,抑或住的都是些留守儿童和老人,年轻人但凡能出点力的都已经奔向了高房价的城里,在那里抹灰,扫地,修鞋,出大力的出大力,出技术的出技术,总而言之城市是他们生活的地方了,而遥远的乡下越来越陌生,春运虽然还是主题,不过已经有好多人已经没有那份真正的思乡情切了,有的只是应酬一下爹妈,还有混得好的想回去用人前风光摆脱一下在城市的压抑。好还是不好呢?谁说得清?
就象欧美人对中国人有一种傲气,城里人对乡下人也一样好多人嗤之以鼻,一位城里的老大娘曾经指着一位农村小伙说,你们来城里做什么呢?把我们的生活都搞乱了。其实殊不知搞乱人们生活的是这个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承受的东西确实有点让人迷离:当初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建设起来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均贫富的社会仿佛一夜间让步给了豪富们的天上人间,之间的差距不只是你没钱根本进不去。人与人之间也仿佛多了很多比较的东西,钱财,车子,房子,成了生存的目的,而最让人震撼的是刘志军的300多套房屋可能他都不知道在哪里,还有刘铁男轻描淡写间就拿了国家好几个亿,这让社会底层尚为吃穿而奔忙的老百姓情何以堪呢?
人与人之间日渐疏离,没有人再谈主义,也没有人再谈真善美,更没有人在谈理想与灵魂的归依,官场中谈论的是何时再上一级,官员们互相交换的是哪里有财可发,哪里有共享美女,商人们谈论的是哪个官员可以利用,政府有哪些漏洞可以钻一钻,还有应该找什么样的官员做靠山,而老百姓谈论的是今天的某些共产党员干部怎么仿佛一下子变成最没有德行的一群人了呢?怎么一辈子辛辛苦苦攒的钱不够交房子的首付?
房价如此,无人说其因由,十余年前人尚且不知商品房为何物,而今天的2013年,房子成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在人口流动迅疾的今天,不是在哪买一套房子就安然,进城打工的今天在这里打工,明天兴许到另一个城市,上班的企业员工不一定哪天就有调动,说到底,公务员还是最稳定的幸福的,中下层官员不必动,上层领导动房子会随级别而跟着走,不必为房子发愁,到哪里都会有专为领导提供的房子办公。三公消费,这些本来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在中国的大地上却恣意存在,而且直接在给党抹黑:当初的公车诞生于战争和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领导不配公车当然不便,而在如今交通如此便利,公车消费还如此猖獗,只能说既得利益者已经忘却了当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而请客吃饭旅游更不必说,何况特供产品还深入人心呢。这确实叫人无话可说。
这些跟百姓无关,不过房子百姓还是要住的,不过房价是怎么了?十余年间,让人无法面对,房价可以说对全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他不仅仅是造成老百姓节衣缩食的问题,他影响的是青年人蓬勃的朝气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消失。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一代又代人被压在房价下面艰于呼吸,他们还怎么意气风发呢?
想来想去,中国的房价是怎么了?这确实很离奇。而其高房价背后人们理想和信念的缺失又该怎么弥补?不是你有钱出了国就有了尊严,不是你有钱改了名再出国就是新的一片天,不是你有了外国国籍再在中国挣钱就有多么骄傲,历史是传承的,你怎么抹也抹不去你曾经在今天的中国所做的那么一点,而这一点是中国今天的阴霾还是明天的希望?有谁内心还有着一种信念?渴望?还有真正人的尊严?
金钱就这样腐蚀了人们的信念,红十字会的捐献就这样成为人们的笑谈,对中国的富人们动辄在国外整栋楼整条街整个城的消费人们也司空见惯,也许有一天富人的金钱会把全宇宙收在自己的版图里,只是,人终归还是那一料微尘。
房价就这样摆在人们的面前成为人们迈也迈不过去的一道坎,谁能心安?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