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面对孩子的教育
雨一直下着,没有半点停歇的迹象,家里的被褥都快发霉了,这鬼天气,太阳何时才能出来露一下脸?
早起为我家的“小公主”准备好早餐。都上初中了,每天早上还是要把她从被窝里拽起,不停地催促着,叫她快点,她还满脸的不高兴,帮她打点好一切,直到看着她出门,我一早上的忙碌才算完成。
潮湿的被窝也没有再想睡个回笼觉的欲望,于是撑着把雨伞,到小区后面的街道去吃早点,那个早点摊每天的生意都很好,这里临近学校,社区,人流量很大,老板很有生意头脑,人也勤快,各色早点一应俱全,有武汉的热干面、南昌的炒米粉,云南的米线,还有本地的各种煎饺、煎包……为了方便顾客,靠摊位里还准备了几个小圆桌。
这个时候,是上班、上学的高峰期,大多是买好了早点,就带走吃的,摊位不大,有的就撑着伞站在雨里,等候着,我没什么要紧事,就找了个靠里的小圆桌坐下,叫好了一份我喜欢吃的热干面,看着忙忙碌碌、风里来雨里去的人们,都赶着时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拿着自己的那一份,匆匆忙忙的走了。
一把湿漉漉的黑雨伞朝我走来,在我对面停下,雨伞向后一掀,我这才看清是个小男孩,从他的身形看,约莫五六岁的样子,但背着个和他个头差不多大的书包,我想肯定也上了一二年级吧,他慢慢地、很笨拙的收起雨伞,把书包放在旁边的一个矮凳上,就忙着到老板那,拿了个托盘,要了几个煎饺,蹬了蹬脚上的雨水,刚坐下,准备吃,似乎又想起什么,左右看了看,到旁边的一个圆桌上了,拿了一瓶醋,那是一瓶还没有开封的醋,他用小手使劲拽了几下密封纸,没拽下来,我赶紧拿过来,扯下封口的塑料纸,帮他把醋倒在一个小碟子里,他轻声地说了声“谢谢”,吸了吸鼻子,就慢吞吞的吃着,雨水从他的小脸上滴下来,落在餐盆里,看着他被雨水打湿的小脸,却透出一股子沉着、冷静。我不知道在这么阴冷又雨水的天气里,他的父母在做什么?是在家睡懒觉?或是为生活在忙碌着?抑或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总之面前的这位瘦小的男孩,形象在我面前瞬时高大了起来。
我们似乎已习惯把孩子当“小皇帝”,“小公主”伺候着,忘记了那幼小的身体里所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年仅10岁的女孩,父母双亡,独立支撑家庭,照顾智障的哥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很多贫穷的地方,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孩子,过早的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但更多的则是把孩子当宝一样,只注重学习,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我曾经就听我们一个同事说过他姐姐的孩子,钢琴十级,上的是名牌大学,可是一个成年女孩子,既然连胸罩带子都不会扣,每天早起还是妈妈帮扣好,进入大学,妈妈只好办了离休手续,去陪读,我不知道这样名牌大学走出来的孩子,以后进入社会,有什么用呢?
现在的中国,人口数量已不是问题,而是人口质量问题了,怎样提高人口质量?怎样面对现在的独生子女的教育?我,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面对社会的层层压力,不知道该怎样去做……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