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主心态

财主心态

降颜屈体杂文2025-04-28 15:10:20
像我这样年龄上下的人,多少都有些财主心态。这种心态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于好生活的渴望,对于富贵的向往。渴望与向往又源于,曾经的贫穷与不足。从父辈传来下的或者从文字中知道,财主是极长一个历史阶段所有中国人

像我这样年龄上下的人,多少都有些财主心态。这种心态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于好生活的渴望,对于富贵的向往。
渴望与向往又源于,曾经的贫穷与不足。从父辈传来下的或者从文字中知道,财主是极长一个历史阶段所有中国人努力的目标,是相当一个历史时期成功的标志。财主心态就是财主在聚财、敛财、炫财、守财、散财等方面的一些行为言论,就是统治大家思想几千年沉积不散的魂灵。在中国,虽然财主在历史进程中终于成为革命对象,结束于一场解放劳动阶级的斗争,并在好长时间没有其生存的土壤,然而,财主的象征意义,从来没有湮灭;像埋在地里的种子总要发芽一样,在合适的气候土壤条件下,财主思想以及行为,如今燎原之火般发芽开花于我们眼前的土地上,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惊奇。
改革开放三十年,改变的不光是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也为各种思想各种种子的发芽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条件。对失去的记忆,连同对财主的向往,在今天来看已经随地可见。
近日人们热炒本山集团在北京的“刘老根会馆”。赵本山,一个改革开放好政策的宠儿。艺术之外,他在我眼里,越来越像个老财主。细心关注他的人都可以看到,从穿着,到出行,到山庄,到会馆,似曾相识,简直就是过去大财主的复制品。他当然是有文化的,然而别忘了他更是有传统的。从他的八辈祖宗以来,这辈子他那儿见过现在这么多钱,他之前那儿想过钱怎么那么好挣!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他的骨子里还没有离开过农村农民,没有离开过土地乡村。于是,农村人的传统里有的,都被他以及跟他一样在这三四十年间发财的人们不停地复制:庄园、会馆等等,都是山寨围子的变形,一个把自己的财富圈在一个地方,把更多的财富敛聚到一个地方的所在。从某个角度说,这也是财主形态与时俱进的体现。
财主们最忌讳的不是别的,而是让人背后说他们像土财主样儿。他们竭力想改变这种状态,无论言行举止都想绅士些,无奈这种烙进骨子里的东西,并没有小品那么好演。小品是几分钟的事,而生活是年年月月时时刻刻的啊!
财主心态终究还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开豪华车一上路就觉得这路都是他的,横冲直撞,与坐在轿子里目空一切的老财何其相似;经营活动中不择手段、欺行霸市、贿赂政商;动辄是档次、层次,一掷千金,一说慈善则吝啬至极,与过去老财们抱着金银玉器睡觉、守着钱袋子说穷何其一致;老板们北京上海国内国外地购房买车,养情妇生儿子用金钱处理任何问题,与财主霸房置地没有多少区别!……
财主心态曾经是积极的力量,推动人们努力奋斗,推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是现在,财富形态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平衡稳定的破坏性因素。每一次富人的活动,每一个富人的行为,都成为刺激平民阶层抱怨社会不公的引子。因此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看财主心态,确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
应当把财主心态改变成财富心态。财主们如果能从自家的土围子里走出来,用开放的意识认识财富的意义,把个人财富当成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让其发挥更多更大效用,那真是善莫大焉!
应当把财主形态改变成能够融入社会的财富状态。在处理财富方面,一些扎根农村的人处理的比浮在城市的人好。譬如华西村的吴仁宝、大寨的郭风莲等等,他们把共富共享放在前头,富的可喜,富得快乐。而城市里的富人们,有几个这样的?那些住别墅、开豪车的,有几个不是把自己放进保险柜都还担心、有几个真正从心里享受着财富带来的快乐?!亿万富翁为什么热衷于移民?不就是从来都不自信、不放心嘛!对比下来是脚下沾土的乡下人更开放更进步,而貌似高贵的城里人更守财更落后更狭隘更自私,这是很让人吃惊的的结果。
也许是我们许多富人真的离开土地太久了,忘记了土地与其所产生的财富的真正含义,也许是我们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们对于人民群众的味道早就淡忘并且有些不习惯、而对于老百姓对他们的宽容与抬举也总忘记的结果。本来,买不买飞机、坐不坐奔驰、开不开会馆、收不收干女儿、给明星贴不贴钱,都是极其个人的问题,然而,还是不要忘了,这财富来自哪儿,应当回到哪儿。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同志的话,极其豁达,极为全面。作为有钱人,吴仁宝说得很真实:“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当今的财主们,听听他们的话,想想自己的言行,在新的起点上当好财富的主人,一切都会改变。“一切皆有可能”啊!
是的,一切都会改变,无论贫富,每个人最后的结局终归一致。

2011年8月27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