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吃饭与开车炒菜!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我想,这是大家最经常能看到的一句经典广告语了。不知这最经常在整点时段和重要节目前后轮番播出的广告能否让我们领会到不必在乎随时能够看到广告以及看到广告的心情?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他们达到了他们在乎的目的地,人生就要赚钱---让广告去赚钱。于是,人们看完广告后就屁颠屁颠地去买利群烟了。说实话,我也挺喜欢这广告的。说一套,做一套,知行统一多好啊!
就像是吃饭。没有人不介意吃饭的环境的,就算是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赞美其得意门生颜回能够安贫乐道时也不忘交代一下环境: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箪食瓢饮,择陋巷而居,按照现代人的观念,这简直就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事实上,商家就是这样做的,在某个大酒店的后院或者庭前栽上一些竹子、修建一片池塘,然后你就乐了,以为回归自然,一林一湖可以作天下观了!当然最后还不忘杀几只人工饲养的野味为您犒劳。于是,当你掏出大把大把的钞票,你还真以为你吃了“野味”你就是重归自然的“野人”了。
我才没有那么傻呢,我一不抽烟,抽烟和旅行大抵上没有什么联系可言,除非旅行的时候实在累了就抽跟烟,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傻到看了心灵的旅行的广告后做火车去杭州买利群烟;二不到那样的酒家去吃饭。吃饭时,我会选择便宜、简陋、舒适的饭馆,当然可能是因为我现在没有钱,等有钱了也许会烧包,谁知道呢?最重要的是我从农村出来,不相信所谓的“回归自然”那一套理论。
说回吃饭和旅行,把旅行换成开车更为恰当。按道理说,吃饭和行走都是人生的大事,都应该严格区分、重点对待才是。尽管现在已有人住五星级酒店、开宝马了,但那毕竟是少数,不能代表群众。怎奈,国家都把精力都放在英语四六级上了,好多人不会做饭都依赖于饭馆,饭馆也没有什么级别区分;路又修得没有个规划,指不定今天这里要修路明天那里的路又坏了。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昨天下班后,我去吃饭。摆在面前的有三家饭馆,幸福排挡、聚友轩、叙福楼。据我的分析,就以饭馆的名字而言,三者的档次应该由低到高的顺序,毕竟,在厨艺不精的情况下,招牌也是合适定位、招揽眼球的好办法。当然,也有例外,有一次,我去一个地方,方圆几里地硬找不到饭店,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招牌“太平洋大酒店”,吓得差点没敢进去。闲话不说了,我选择了幸福排挡,然后进去。看着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青菜肉类,老板颇为洋洋自得,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极不情愿地拿出菜单,我瞥了一眼:青椒炒蛋4元韭菜炒蛋4元韭菜千张4元我问老板青椒炒千张多少钱?老板说5块,我惊讶,怎么会贵一些呢?我又问了一句青椒千张多少钱?老板说问过了休问。不是我喜欢讨价还价,而是我想弄明白一些问题。我又问了青椒炒蛋韭菜千张都是4块,韭菜炒蛋多少钱?老板显然没有听懂我的暗示,说是4块上面不是写着的嘛?我于是向老板解释道青椒炒蛋、韭菜千张、韭菜炒蛋每个我炒一份,然后我卖给你两份韭菜炒蛋,那剩下的一份是什么?老板只仍了句你到底是来吃饭的还是来抬杠的,说罢就赶我出去了。
想起下午同样好玩的事情,下午去银行时叫了一辆出租车,如果不是时间来不及了,我才不会去打地呢!公交车按照路线走,多安全可靠啊。一上车,师傅就表演起他的车技来,在一路左摇右摆之后便开始走街串巷了,我窃喜,这回定能提前赶到银行。我问师傅,去银行怎么和上次走的路不一样?这条路应该会近一些。熟料金寨修路的,我们绕道而行,结果本来只需要8块钱的路程,被它兜转了15块钱的路程之多,相当于原来的往返总合。我拒付。他说他也好心,我同情他,林中的路分了岔,他选择人走得少的那一条。但是我们坐车是为了速度、快捷、方面。毫无疑问,这次乘车不是他的练兵场。于是,我说你没有理由比我往返的车费还要贵啊!他欲辩无言,只收了我10块钱,我亦感觉难为情。
我不是马乐元,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人家善于讨价还价,也很善于点菜吃饭,每次必油盐酱醋米,样样具备,只欠巧妇炊烟;我也不是廖斌,我的另一个同学,他是公交爱好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你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最便捷距离,连汽车尾气、红绿灯个数已经阴雨天气也考虑到了,不信他有地图为证。但至少我还有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我知道该怎样去做。
也许,这便是生活。在不同的领域都要做得最好或者是更好。旅行吃饭和开车炒菜不同,前者是生活,要过就得滋滋润润,后者是工作,要做就得认认真真。后者是前提,没有认真的工作何以达到滋润的生活的目的?当然,另一个极端就是“跑步去散步”,想到跑步去散步的傻子,才不得不佩服那些商家,你太有才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